黃埔新征程特訓營 專註青少年軍事素質教育、青少年拓展
培訓教育、黃埔品牌冬(夏)令營
全國報名服務熱線:18028008108、18028008323
基地介绍
當前位置: 首頁 > 最新動態 > 2025暑期熱門首選!科普實驗夏令營引領學子探索科學奧秘

2025暑期熱門首選!科普實驗夏令營引領學子探索科學奧秘

發表時間:2025-04-10

隨着暑假來臨,各式夏令營活動成為家長與學生的關注焦點。其中,以「科普實驗」為核心主題的夏令營近年迅速崛起,透過結合科學知識與動手實作,不僅激發學童的探索慾望,更被視為培養未來科技人才的搖籃。今年暑期,多場跨領域設計的科普實驗夏令營在全臺各地展開,從基礎物理、化學反應到AI人工智慧應用,課程內容多元豐富,吸引眾多家庭搶先報名。


打破傳統框架跨學科整合式學習 有別於過往單一學科的教學模式,現代科普實驗夏令營強調「跨學科整合」。例如,一場以「環境永續」為主題的營隊中,學員需運用化學知識分析水質、透過物理原理設計濾水裝置,並結合生物學概念觀察生態系統變化。此類課程設計讓學生理解科學並非獨立存在,而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。


此外,營隊更導入「問題導向學習法」(PBL),引導學員從實際問題出發,例如「如何減少塑膠微粒對海洋的影響?」或「如何設計節能建築?」學童需分組蒐集資料、提出假設並驗證方案,過程中不僅訓練邏輯思考,更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。


動手實作成亮點從實驗失敗中累積經驗 「讓孩子親手操作,遠比課本講解更有意義!」是許多科普營隊教師的共識。今年夏令營中,常見的活動包括「簡易機器人組裝」「化學彩虹分層實驗」「太陽能車競速」等。學童需實際使用工具、測量數據並調整步驟,即使實驗失敗,也被視為重要的學習歷程。


以「火箭發射挑戰」為例,學員需計算燃料比例、設計箭體結構,並在戶外試射。過程中,不少團隊因重心失衡或推力不足導致火箭偏離軌道,但教師會引導學員回溯問題根源,逐步修正設計。此類「試錯學習」模式,被教育專家認為能有效提升抗壓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
科技融入教學VR、AR打造沉浸式體驗 為呼應數位化趨勢,部分營隊引入虛擬實境(VR)與擴增實境(AR)技術,讓學童透過科技輔助深入理解抽象概念。例如,在「太空探索」主題營中,學員可佩戴VR裝置「漫步」於國際太空站,觀察無重力環境下的物理現象;另有一場「古代文明科學之旅」,則利用AR重現埃及金字塔的建築工法,並解析背後的數學原理。


此外,AI人工智慧也成為熱門課程元素。學員可接觸簡易的程式編寫,訓練AI模型辨識植物種類或預測天氣變化。教師強調,此類活動並非要求學童精通技術,而是啟發他們對科技應用的想像力。


戶外探索連結在地科學就在身邊 科普實驗夏令營亦注重「在地化連結」。部分營隊規劃戶外踏查行程,例如走訪溼地生態區,讓學員採集水樣本並檢測酸鹼值;或前往天文觀測站,實地操作望遠鏡記錄星體軌跡。透過親身接觸自然環境,學童得以印證課堂所學,同時深化環境保護意識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許多活動融入文化元素。例如,某場營隊以「傳統工藝中的科學」為主軸,解析客家藍染技術的氧化還原反應,或原住民狩獵工具中的力學原理。此類設計不僅彰顯科學的普遍性,更促進學子對多元文化的理解。


家長觀點平衡學習與樂趣的暑期選擇 對於科普實驗夏令營的熱潮,多數家長表示支持。一名參與報名的母親分享「孩子過去暑假總沉迷3C產品,但參加營隊後,開始主動研究家電運作原理,甚至嘗試修理故障風扇。」也有家長認為,此類活動能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,尤其在實驗設備與實作機會方面。


不過,教育專家也提醒,營隊內容需符合學齡階段。低年級學童應以趣味性高的簡單實驗為主,例如色彩混合或磁鐵遊戲;高年級則可接觸進階課題,如基礎電路設計或數據分析,避免因難度過高而扼殺興趣。


未來展望科普教育向下扎根 根據教育單位統計,近五年臺灣參與科學相關營隊的學生人數增長逾三成,顯示科普教育逐漸受重視。部分縣市更將夏令營與校內課程銜接,例如鼓勵學員開學後發表研究成果,或延續營隊專題參加科展競賽。


業界觀察,科普實驗夏令營的興起,反映社會對「STEAM教育」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、數學)的需求。未來若能擴大與博物館、研究機構的合作,並增加弱勢學童的參與機會,將進一步落實科學普及化的目標。


暑假僅是起點,科普實驗夏令營播下的科學種子,或許將在未來萌發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

報名電話熱線:

18028008108(凌主任-手機、微信同號)
18028008323(謝教官-手機、微信同號)

營地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金洲北路一街1號

粵備案號:粵ICP備2021139870號
 粵公網安備440113020045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