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培訓教育、黃埔品牌冬(夏)令營
報名電話熱線:
18028008108(凌主任-手機、微信同號)
18028008323(謝教官-手機、微信同號)
營地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金洲北路一街1號
粵備案號:粵ICP備2021139870號
-
微信公眾號
-
凌主任
-
謝教官
隨著暑假來臨,各地教育機構與科學組織聯手推出「2024科普實驗夏令營」,吸引逾千名中小學生報名參與。本次活動以「動手實踐、啟發創意」為核心,透過多元實驗課程、互動講座及戶外探索,引導學子深入科學領域,激發對自然與科技的興趣。
主題實驗課程 融合學科與生活應用 夏令營規劃四大主題單元,涵蓋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及地球科學。學員將親手操作簡易光學儀器,觀察光的折射與反射現象;另透過微型生態箱製作,了解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平衡的關聯。化學實驗則以安全趣味為前提,設計「酸鹼中和色彩變化」、「自製保溫材料」等項目,讓學子從實作中理解反應原理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新增「AI基礎編程」工作坊,學員可利用圖像化程式語言,指揮機器人完成指令任務。此單元結合邏輯思維與團隊合作,不少學童首次接觸程式設計後直呼「原來寫程式就像玩解謎遊戲!」
戶外科學探險 連結知識與自然觀察 為打破實驗室框架,夏令營特別安排兩天一夜的野外考察行程。學員將前往東部海岸地質保護區,使用專業儀器測量潮汐變化,並採集微生物樣本進行顯微鏡觀察。帶隊教師表示「讓孩子們親眼見證課本中的地層褶皺與潮間帶生態,能深化其對地球科學的立體認知。」
夜間活動則聚焦天文觀測,透過高倍率望遠鏡探索夏季星座,搭配「星空神話與科學解密」講座,學員不僅認識星體運行規律,更了解古代文明如何將科學知識融入文化敘事。
跨領域講座 開啟科技新視野 活動邀請多位科研工作者與工程師擔任講師,分享最新科技趨勢。主題包含「再生能源的創新應用」「微生物分解塑膠技術」及「太空探測器的設計原理」,講者以淺白語言解說複雜理論,並展示實驗室研發的環保材料樣品。會後開放問答時,學員踴躍提問,從「如何減少碳排放」到「量子電腦的運算極限」,展現新生代對全球議題的關注。
創意成果展 展現團隊合作能量 夏令營尾聲舉辦「科學創客成果展」,各小組需在48小時內完成指定專題。今年題目包括「設計簡易地震警報器」「搭建太陽能炊具」及「開發校園植物辨識APP原型」。評審依據創意性、實用性與團隊協作進行評分,最終由一款結合濕度感測器的自動澆花系統奪冠,其利用廢棄寶特瓶與開源電路板製作,充分體現環保與科技的融合精神。
家長迴響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 隨行家長觀察,多數學員經過一週訓練後,提問深度與實驗嚴謹度顯著提升。一名國中生家長分享「孩子過去覺得科學艱澀難懂,現在竟主動查詢奈米科技論文,還計畫用零用錢購買電子元件繼續研究。」教育專家分析,體驗式學習能有效打破學科疆界,當抽象理論轉化為可觸摸的成果,將大幅提升學生的內在動機。
永續理念深耕 科學教育向下扎根 主辦單位強調,科普夏令營不僅傳授知識,更重視培養「科學素養」與「問題解決能力」。所有實驗材料皆採用可回收或生物分解材質,課程亦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引導學員思考如何以科技回應氣候變遷、糧食危機等挑戰。未來將擴大與偏鄉學校合作,提供獎助金降低參與門檻,讓科學教育真正實現普惠價值。
結語點燃科學火種 培育未來創新人才 在AI與綠能科技主導的時代,科普教育已成全球競爭力關鍵指標。透過夏令營的沉浸式體驗,學子不僅累積實作經驗,更種下投身科研的種子。主辦單位預告,明年將新增「量子科技入門」與「生醫工程體驗」等進階單元,持續為台灣培育具國際視野的科學新血。
報名電話熱線:
18028008108(凌主任-手機、微信同號)
18028008323(謝教官-手機、微信同號)
營地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金洲北路一街1號
粵備案號:粵ICP備2021139870號